分享我们对猫鼠游戏的一点想法


作者: Anonymous, Anonymous

English version: Sharing our thoughts on the cat-and-mouse game

首次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最后修改日期: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分享我们对审查这个猫鼠游戏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既来自于我们对审查者和反审查社区两方的观察与思考,又同时受到klzgrad,David Fifield以及其他许多许多反审查者的深深影响。

我们将从审查者每次开始大规模封锁的时间点选择出发,探讨审查者相比反审查社区缺乏灵活性这一根本性的弱点,并附上我们对如何利用审查者的弱点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的一些建议。

审查时间点的选择

长期关注互联网审查的朋友们一定已经发现,中国的审查者总是在政治敏感事件来临前的数天或数周开始大规模地使用他们的新审查武器。实际上,这样的时间点选择绝非偶然,那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猜想至少有三点,也欢迎大家继续讨论补充:

  1. 首先,对审查者而言,保证至少在政治敏感的时间段内,对社会舆论和信息流通有着足够的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这项任务通常会被官方话语描述为"为某某期间的网络安全护航"。

  2. 其次,审查者在政治敏感时期更能容忍审查造成的误伤,因此给新的审查武器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宽松的试错环境。Tschantz等人对大量审查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后发现,真实世界的审查者通常宁可少封,也要尽量避免错封带来的影响(见recommendation 5)。而这种倾向仅在政治敏感时期略有变化:审查者会变得更能容忍误伤的代价,以达到其所追求的社会管控。而在这时上线新的武器,即使有前期没有测试出来的错误造成误伤或事故,也更能被容忍。klzgrad这篇评论中也分享了类似的观点。

  3.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GFW其实是在极力地弥补和掩盖其缺乏灵活性的根本性弱点。在这场猫与鼠的游戏中,审查者自知其在反应速度、灵活性上根本不是反审查社区的对手。 如果他们在敏感时期开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部署他们新的秘密武器,那么反审查社区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它,并发现绕过审查的新方法。到那时,如果他们不能灵活快速地改进自己的审查武器,那他们在政治敏感时期收紧网络管控的企图就会落空。David Fifield在这篇评论中也分享了类似的观点。

审查者有弱点

审查者缺乏灵活性是由其自身和其所面对的问题的本质所决定的。具体而言,其自身是庞大官僚机构的一部分,这不可避免的导致其内部运行效率低下,行为僵化。而其所面临的问题却又是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监控和审查复杂多变的网络流量。可以想象,一款新型审查武器总是要经历预先研究,经费申请,立项,科研,产品开发,调试,真实流量调研,实验性部署,才能到最后的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部署和使用。其过程的漫长程度可想而知

空口无凭。我们不妨把这次发布当作又一场观察(反)审查者反应速度的实验:看一看审查者要花多久才能封锁我们这次发布的这个有着诸多弱点的版本。

如何利用审查者的弱点?

针对审查者的弱点,我们想到了一些也许能让反审查工作在有限的资源下,事半功倍的原则:

  1. 要对不完美的翻墙方案更宽容,不要过早放弃一个不完美的翻墙方案。我们前面说GFW灵活性不如反审查社区这个弱点通常被人们忽视,是因为看到许多的翻墙方案仅仅因为“存在弱点”就被过早的否定和扼杀了。这通常是因为反审查人员在设想自己是审查者时,更多的只考虑了第一步“预先研究”,觉得某个翻墙方案很容易被封锁,而忽视了真正的审查者所要面对的还有漫长的经费申请,立项,科研,产品开发,调试,真实流量调研,实验性部署,才能到最后的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部署和使用。事实上,如果我们的反审查人员花一个下午做好的反审查方案,在消耗了审查者半年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后被封锁了,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也早已经达到了。

  2. 要增加翻墙方案的多样性,鼓励不同翻墙方案的百花齐放。在很多人的想象中,GFW因为拥有国家级的资源而成为一个完美的审查者,但实际上,有技术、能力、资源将上述审查武器研发流程一一走完的团队是有限的。我们反审查社区开发的翻墙方案越多种多样,这些有限的资源团队就越无法一网打尽所有的翻墙软件。而只要在某次大封锁中还剩下一种能用翻墙方案,信息就不至于完全阻塞。

  3. 积极的报告新的审查事件,当新的审查事件发生时,迅速地测量新的审查机器,并将测量结果和绕过审查的方案分享给社区。达成这一项需要网民,研究者以及开发者三方一起沟通、努力、和配合。令人鼓舞的是,我们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协作之中,相互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顺畅。

  4. 提前开发备用的翻墙方案。我们看到GFW为了弥补自身灵活性的不足而想到在政治敏感时期前几天才使用新的秘密武器,杀网民一个措手不及。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相同的思路,在平时多开发几种备用的翻墙方案,然后像这次的发布一样,到了敏感时期之前才发出?这样,就算是审查者中的技术人员马上发现了新工具中的缺陷,知道了如何反制,也还是需要经过漫长的研发周期。

感谢

我们感谢David Fifield对文章初稿的反馈。

联系我们

正如前文所说的,我们发帖的目的就是想引起用户,研究人员和开发者们的讨论。因此我们欢迎您或公开地或私下地与我们分享您的使用体验或想法。我们私下的联系方式可见GFW Report的页脚。


评论区